世上騙子千千萬,詐騙手段,方式更是層出不窮,但只要守住錢包“底線”,任憑你有三寸不爛之舌也難撼我分毫,這不,就有一成功事例,當事人憑借機敏理智的考量,識破騙子的圈套。
事件回顧
黃女士是南京一公司的會計,近日,她就收到一個自稱是公司領導的好友申請,隨后被拉入一個群聊。起初黃女士并未發現異常,直到對方讓她支付合同款,又不斷打聽她的私人賬戶,這才警覺。于是,她開始與對方周旋并報警。
反詐民警趕到時,騙子已經發現身份被識破,留下一句“好玩嗎?還需要繼續嗎?”,便將黃女士拉黑。好不好玩不了解,吃瓜群眾表示,看到騙子惱羞成怒的留言,真是大快人心,黃女士也憑借自己理智心態保護了個人財產。
詐騙是我國近幾年來的高發犯罪,網絡詐騙更是騙子實施違法行為的常用手段,據不完全統計,網絡詐騙的破案率可能僅在10%以下,而且大部分贓款難以被追回。
利用虛擬的計算機網絡實施的違法行為,不會在犯罪空間或者現場留下明顯的痕跡,辦案機關也很難確定具體情形,僅憑當事人口中的碎片式證據更無法獲取真實的信息。
以案說法
我國對此罪的規定也很詳細,《刑法》中表明,犯本罪的,將會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如果行為人詐騙不足4000元的,那么基準刑為罰金刑;行為人詐騙5000元以上的,拘役三個月為基準,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行為人詐騙1萬元以上的,以有期徒刑六個月為基準,每增加1000元,相應的刑期增加一個月,以此類推。
有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等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詐騙被行政處罰的;詐騙作案10次以上情形之一的,將會被重處10%。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充分貫徹《指導意見》,公安機關也將加強對群眾信息的保護,對人才交流中心和相關市場管理,監督,建立有針對性的保護措施。
嚴格個人賬戶實名登記制度以及對網絡工具監管力度,清晰每個電話號碼背后角色的信息,從而推斷出作案團伙內部分工特征,明確犯罪團伙的結構,與此同時,政府將充分落實電信詐騙宣傳工作,普及詐騙防范知識,從根本上預防詐騙。
案后評析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翻新,詐騙手法花樣百出,我國近年加強詐騙犯罪懲處力度,嚴厲打擊網絡詐騙,加快立案和辦案速度,不僅是依職權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網絡詐騙分子多數以此為生,清楚易受騙局圈套的人群,而這些人大多是年邁但是手握巨額存款和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勢群體,詐騙數額小固然驚醒當事人,金額巨大無法及時追回時,也會影響家庭的存亡,有者不堪忍受被詐騙的事實常年臥病不起,更有者被騙后難以維持生計,長此以往不利于發展我中華民族團結,友愛,和諧的民生之計。
面對眾人的期望,我國執法機關也將全力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同時更希望廣大人民群眾守住錢包“底線”,不要輕易泄露個人信息,減少私下交易,遠離騙局,舉國共建和諧溫馨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