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1日印發了《擬征地告知書》(益政擬征告字〔2021〕3號),并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鎮(街道)、村(社區)、組進行了張貼告知。征地拆遷實施機構依據集體土地征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進行了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確認,且由政府組織第三方開展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現將益陽市2020年第六十四批次(高新區)建設用地項目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內容和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被征地單位、征收土地面積
被征地單位:益陽高新區東部產業園辦事處魚形山村。
征收土地面積:征收集體土地21.1993公頃,其中益陽高新區東部產業園辦事處魚形山村21.1993公頃。具體位置詳見土地勘測定界圖。
二、征收土地補償
征收土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征地補償費(含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兩項費用之和)、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一)征地補償
征地補償標準按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湖南省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湘政發〔2018〕5號)、益陽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資陽區赫山區征地補償標準的通知》(益政發〔2018〕15號)的規定執行。
具體征地補償標準列表如下:
(二)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
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標準(包括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按《益陽市集體土地征收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益政發〔2018〕8號)的規定執行。
三、房屋拆遷的過渡及安置方式
房屋拆遷的過渡及安置方式按《益陽市集體土地征收與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辦法》(益政發〔2018〕8號)及有關文件的規定執行。房屋拆遷的過渡采取自行過渡方式,安置方式采取規劃選址集中安置或貨幣安置。
四、征地補償費、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等補償費的支付對象與支付方式
征地補償費以轉賬方式支付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青苗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以轉賬方式支付至青苗及地上附著物的所有者;房屋的拆遷補償費、過渡費、搬家費根據《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的補償金額,以轉賬方式支付至被征拆人;騰地獎勵在被征拆人按期完成搬家騰地并經征拆機構驗收合格后以轉賬方式支付至被征拆人。安置補助費根據不同安置模式及安置工作進度支付到安置責任單位或個人。
五、被征收土地的農業人員安置途徑和社會保障
符合安置條件的被征地農業人員安置途徑采取貨幣安置方式。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按照益陽市人民政府的相關規定執行。
六、補償登記
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在本公告發布之日起7日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指定地點(益陽東部產業園高新區管委會綜合樓6樓)辦理征地補償登記,聯系人:郭勛,聯系電話:6610100。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村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未如期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的,其補償內容以征拆機構的調查結果為準。
七、征地拆遷實施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征地拆遷實施機構應在征地補償動員后將征地補償安置費在3個月內(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市人民政府批準之日起)全額支付到位。對未按期全額支付到位的,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有權拒絕建設單位動工用地。
被征收土地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用全額支付后,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拒不領取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拒不騰地的,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依法責令限期騰地;逾期不騰地的,將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八、相關告知
本公告發布后,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有申請聽證的,應當在本公告發布之日起30日內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出書面申請。聽證的書面申請包括以下內容:(一)申請人的姓名、地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二)申請聽證的具體事項;(三)申請聽證的依據和理由。聽證申請書可由征地拆遷實施機構代為簽收、傳達。逾期未提出的,視為放棄聽證。
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標準依據的適用、土地類別的認定、綜合地價區域的劃分有異議的,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益陽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征地拆遷實施機構進行征地補償動員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市人民政府征地拆遷事務中心申請協調,協調不成的依法申請裁決。爭議協調、裁決期間不影響征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在此,京云律師提醒大家土地征收一定要嚴格依據法律的規定,如果出現了可能侵犯自身利益的情況,一定要及時聯系律師。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