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云拆遷律師】明知土地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還要出租建設最終被拆,損失的670萬該由誰來承擔?
2022-11-15 閱讀:1162 京云律師
農用地不可以蓋房子,國家嚴格保護基本農田,控制非農業建設占用農業用地。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應該符合國家限定的標準,充分利用現有建設用地,不占或者盡可能少占農業用地。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該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原告范某、案外人范某杰與被告合作社簽訂《租賃土地合同》,約定被告將現存的旱地魚塘出租給原告和案外人,用于工業用地和綜合用地,建設廠房或其他配套生活用地,租賃期為50年,期滿后土地歸被告所有,可動資產歸原告與其案外人所有。
2017年10月,案外人范某杰出具《聲明》,將涉案租地的全部權利義務轉移給范某。其后,范某在涉案土地上建設了12層房屋。
2018年4月自然資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鎮人民政府共同作出《限期整改通知書》,認為:當事人未經批準,擅自占用土地建設房屋,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責令其恢復原狀。
范某則對京云律師說:被告作為土地出租方,在明知土地性質不得進行非農建設的情況下,還將涉案土地出租給自己,并給自己造成巨大經濟損失,過錯均應由被告承擔。委托京云拆遷律師,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案涉用地經有關部門認定為農用地性質,而雙方約定用于非農業建設,且又未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原、被告就涉案土地的租賃行為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的強制性建設,則應該認定《租賃土地合同》無效。
本案中,涉案房屋被行政部門強制拆除,因此造成的損失屬于合同無效和履行無效合同造成的損失,應該由過錯方承擔,雙方均有過錯,應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二、被告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5日內賠償原告經濟損失。




土地租賃的過程中,建房涉及的情況多種多樣,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國家對耕地紅線的保護不容侵犯。通過合法的農用地轉建設用地審批手續,是可以改變土地性質,由原來的農用地轉變為建設用地,具體審批手續,詳閱《土地管理法》、《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
尤其一遇到征收拆遷,自家的房子怎么就成了違建?自己搞不清楚的時候,一定咨詢專業律師。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