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了創造更多的GDP和稅收,地方政府繼續吸引高科技企業采取各種優惠政策。由于土地資源的稀缺,促進城市化進程中對土地的需求不斷增加,非法拆遷問題時有發生,其中企業拆遷在房屋拆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當企業進入征收范圍時,企業關注的是補償金額。企業家不僅可以關心補償的金額,也不關心對企業拆遷的評價。企業拆遷評估是影響拆遷補償金額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企業拆遷權益的重要依據之一。
拆遷價格評估辦法
一、重置成本法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評估方法之一是指在現有經濟購買力條件下購房的總成本減去通貨膨脹造成的差額。在企業拆遷過程中,確定一定的評估時間點,然后計算在這個時間點重置企業建筑和廠房所需的價格乘以相應的折舊率。
二、假設開發方法
假設開發方法在實踐中使用較少,但這是許多中小型企業拆遷最理想的方法之一,它指的是土地開發后的價值預測,扣除相應的土地使用損失和稅費后的市場價值是企業拆遷的補償價格。
三、收入法
是指利用適當的資本化率,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估算未來銷售收入,主要用于勞動收入效益高的企業,主要包括技術型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和勞動增加值較大的企業。
四、市場比較法
市場比較法是指被拆遷企業的實際情況,指同一地點、同一性質、同一用途的類似房地產價值評估的一個價格區間,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補償。
五、基準地價修正方法
這種方法在實踐中應用較少,主要是通過對土地位置的評價,根據現有土地的市場價值給出一個修正系數,最后通過修改后的價值來確定企業拆遷的補償金額。
對評估方法不滿意的怎么辦?
1.補償的最終依據取決于評價方法的選擇。不同評估方法的選擇基本上決定了企業拆遷補償金額。因此,企業家在拆遷前的征地拆遷過程中,必須在評估機構的評估報告中明確選擇何種評估方法和依據。
2.估價機構選定的估價方法不正確的,可以在收到估價報告后10日內向估價機構申請復核。對復核結果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書面復核結果之日起10日內向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專家委員會申請評估。
3.對評估報告的方法和依據不滿意,經申請復核和專家委員會意見鑒定仍不滿意的,可以向上級政府部門提起行政復議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維權。
與個人房屋拆遷相比,企業拆遷評估難度更大。不僅涉及搬遷補償、機械設備補償等直接損失,還涉及企業經營利潤等間接損失。可能需要多種評估方法綜合考慮,否則會導致實際補償金額與預期補償金額存在較大差距。
為了避免這種不必要的損失,如果企業家能夠準確掌握企業在評估中需要采用哪種評估方法,就可以避免由于評估機構和征收方的共同欺騙而使企業受損的情況。但是,在實際辦案中,相當一部分企業家并不了解房屋價值評估方法,這是拆遷補償的核心問題,企業業主在評估中如有問題,應咨詢專業拆遷律師,依法維權。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