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最高院對行政訴訟案件進行再審時適用的高頻實體法包括《合同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行政復議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據統計,最高院對行政訴訟案件進行再審時適用的高頻程序法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行政訴訟法>的解釋》、《行政訴訟法》。
關于拆遷,我們國家是有一系列的法律規定。首先是跟征收拆遷相關的基本法律,比如《物權法》、《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城鄉規劃法》等等。其次是專門針對拆遷的相關規定,比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辦法》。
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土地及地上物征收與補償,依法主要依據《土地管理法》。目前并沒有全國統一的類似于《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的關于集體土地拆遷的相關規定,只有各個省市制定的關于集體土地拆遷的相關規定,比如《北京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揚州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暫行辦法》,《福州市農村集體土地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規定試行》、《吉林市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暫行辦法》等等。
另外,各個省市也在不同程度上制定了關于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具體實施辦法,比如,《上海市國有土地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細則》,《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評估管理規定》,《內蒙古自治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湖北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等等。
在拆遷中往往能了解到的僅僅是行政機關制定的關于拆遷的補償辦法,而且會時常將這種補償辦法當成是法律。事實上,國家除了對于國有土地上房屋的拆遷有一系列的規定外,各地主管部門也有具體的實施細則等等。
關于國有土地上企業拆遷的法律依據主要是上述內容,而在實際的過程中,根據企業或者是被拆遷人自己實際的被拆遷項目的實際情況,還會涉及到更多的法律法規的相關的一些條款,一些細則,甚至是一些以往判決案例的判決結果,都可以拿來作為參考依據。
企業在遇到拆遷時,還會運用到例如行政機關《信息公開條例》、《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強制法》、《行政許可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等相關的法律,那么以上呢,就是房屋拆遷的法律相關的一些規定。
企業在遇到拆遷時,一定要多加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是咨詢專業的拆遷律師團,通過對法律的了解來判斷自己所遇到的拆遷項目的補償,以及拆遷方的拆遷項目是否合法。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是否存在違法的情況,要及時運用法律的工具來維護企業或者被拆遷人自身的合法權益。
征收補償法律法規: 《民法典》 第二百四十三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違法征收由哪個部門查處,一對一步驟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
第二十三條 對因征收房屋造成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臨時征用土地補償標準,根據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所以,如果企業遇到了拆遷相關的法律問題,一定要咨詢專業的拆遷律師。因為律師也分為民事行政或者刑事等各個領域的律師,只有專業的拆遷律師經驗比較豐富,涉及到的案例會比較多,會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給你提供專業的解決方案,維護企業自身的合法權益。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