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曲折發展,網絡詐騙也迎來新的時代,但是這種犯罪真的無法預防嗎?我國政府又如何調整不良風氣的蔓延?雖然犯罪行為無孔不入,只要當事人能夠認清網絡上是虛擬的空間的事實,不對其背后的世界產生過多的期望,以免自己成為網絡詐騙的下一個受害者。
近日,陜西神木市一碩士小帥報警稱:自己瀏覽網頁下載“夜姬”App,注冊登錄后客服主動給他發送多個美女照片讓他挑選約會對象,隨后對方稱得先充值會員才能和美女見面。小帥充值會員后,對方又要求小帥給賬戶充值完成博彩任務。當小帥多次充值補單成功后,對方又說還得再開通大額提現通道才能提現,這時的小帥已經無力轉賬,只能選擇報警,但他已經給對方提供的銀行卡轉賬8次,共計42萬元。小伙的遭遇并沒有得到網友的同情,紛紛調侃其色令智昏。
根據我國《刑法》相關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其中,詐騙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屬于數額較大;詐騙財物價值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屬于數額巨大;詐騙財物價值五十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詐騙財物價值接近“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并具下列情節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嚴重情節”、“特別嚴重情節”:
第一,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第二,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第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第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第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蛘咂渌麌乐睾蠊?。
再嚴密的防詐騙系統,也無法抵御受害者的傾囊相助,詐騙類犯罪不僅侵害當事人合法財產,更為國家帶來嚴重的社會信任危機,虛擬網絡的普遍運用是危機傳播的主要途徑,犯罪分子利用各類網絡詐騙,降低民眾對社會以及國家機關的信任。
對此,我國政府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執行各項決策時,保證政策的公平、合理性,保證政策能夠被公眾接受并認同,進而讓其自覺的去維護。
在行政中要做到科學、民主,合法,不斷完善公共管理的服務方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優化公共管理方案,合理分配公共管理資源,真正做到服務于公民、便利于公民。
同時,我國民眾也應積極配合政府工作接受反詐騙教育,下載反詐騙app,做到不輕信,不轉賬,共同維護互聯網發展的和諧氛圍。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