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析產又一老大難問題:遺囑糾紛!
2021-09-29 閱讀:671
案件事實
母親吳某是上海市靜安區某公房承租人,李先生與其姐姐李某某是房屋承租人,在上海94方案時期,將公房買斷,三人皆是產權人,份額是母親占2/3、李先生與其姐姐各占1/6。姐姐后期移民加拿大。母親也隨姐姐一起在加拿大生活且于2014年去世。
2016年,其訴爭房產面臨拆遷,拆遷補償安置以產權人為主,其姐姐在國外,因此委托李先生全權代理拆遷補償事宜。最終與拆遷辦達成協議。在靜安區某小區置換價值270萬的房產一處以及補償款280萬左右。因母親生前沒有立下遺囑,所以李先生本意是與姐姐按照各自產權份額以及法定繼承,綜合下來與其姐姐平分拆遷利益。
但回國后的姐姐一紙訴狀將李先生起訴到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主張母親曾立下遺囑將其名下所有財產由自己繼承。因此在拆遷補償上自己應占5/6,李先生只能取得1/6。對于姐姐的突然襲擊,李先生不曾聽母親說過遺囑事情。且姐姐提供的遺囑是在加拿大訂立的。對于其真實性表示懷疑。但由于姐姐已經起訴自己且涉及到海外遺囑。李先生決定委托律師幫助自己維權。

辦案經過
李先生經朋友介紹來到專業房產律所上海申云律師事務所,李律師團隊接待了李先生,與李先生詳細溝通了解案情,并翻閱了原告的相關證據,特別是遺囑部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以及《民法通則》相關規定,涉外遺囑認定是程序繁瑣復雜,且其姐姐出示的遺囑形式上存在漏洞,其遺囑真實性有待深究。
李律師團隊代理了李先生分家析產的案件,從認定遺囑無效部分注重下手,在李律師團隊的指導下,我們針對遺囑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取證工作。收集了相關證據材料,形成了一條嚴謹、完整的證據鏈。在庭審中李律師團隊積極應訴、據理力爭。法院最終支持了我放的觀點,為李先生保住了1/2的拆遷補償利益。
律師建議
分家析產,是一項涉及到多個家庭利益、影響家族關系的復雜問題。如處理不好,可能會造成家庭矛盾激化,影響家族內部和諧。因此,在家庭內部拆遷補償利益分割的事情是一定要及時,如果家庭內部有以約定的補償協議,可以按照協議分割財產。如果沒有協議或協議不能履行。則在各為補償利益糾纏不清時,本著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應當及時委托專業律師介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被侵蝕。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