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您眼中的釘子戶是什么?
王興華律師:釘子戶是在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的拆遷人都搬走后,留下的小部分有想法的人。釘子戶其實是有堅定信念維護自己權益,在博弈中不愿意退讓的,他們維護的是自己的合法權益?,F在的拆遷,拆遷人掌握充分的話語權,并聯系其他人員來給被拆遷人來施加壓力,這樣天平很快又傾向拆遷人了。開發商會把利益轉移到政府后被拆遷人的壓力就更大了,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很多不屈服的人,極力的反抗的人就出現了,自從被拆遷人處于弱勢之后,就有一批懂法律、會談判的律師幫助這些弱勢的被拆遷人進行維權,這就形成了拆遷律師。
在中國,無論是誰要拆遷,最開始發的是拆遷許可證,后來發現每次這么做不如承包給政府來做,這樣就出現了土地財政。拆遷戶與被拆遷戶的的矛盾就是土地利益的分配,而可分配的利益太大,以至于我多要一倍是應該的。
人民網:國家新出的國有土地拆遷條例是否說的是以后土地是政府負責?
王興華律師:這種方式是符合我們國家的土地財政政策的。
人民網:之前報道國家靠土地財政賺錢?
王興華律師:土地財政短時間內不能改變,將來的征收會轉移政府上面
人民網:有的人去法院不能立案?
王興華律師:拆遷不管哪方面都涉及土地財政,地方上有很多情況要相互配合,很多方面要以大局為重,所以新的訴訟法立案可以解決。法院回避矛盾是為了自我保護。
人民網:被拆遷人怎么盡可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王興華律師:雙方都存在很大溝通困難,拆遷人給被拆遷人傳遞的最大的信息就是:1、先走就是有好處的;2、拖延并不能得到好的補償。
但是,在談判過程中,對被拆遷人來說首先是依據法律和程序的方面來談判最有利于當事人,如果直接采取暴力或者沒有任何理由和程序的往下拖的方法(賴著不走),拆遷人反而不會做更多的讓步,因為這種方式有一種最大的壞處就是更多人會效仿。所以最合適的方式是:1、通過走法律程序給拆遷人一定的壓力,因為法律程序總體上還是為被拆遷人著想的。2、另外,需要足夠的材料,方案,證據,證明自己損失遠超過拆遷人給的。來支持自己的說法。
談判要影響到拆遷人的決策層、領導層。這里面有三方面:程序、證據、足夠理由找合適的對象。至于多少錢是合理的?在當前形勢下,因為拆遷人也是拆遷利益方,補償方式由拆遷人制定,被拆遷人沒有主動性。所以不能單純的說,拆遷人制定的就是合理的,與他制定的不一樣就不是合理的。因為制定補償方案的時候,被拆遷人沒有參與。我們律師認為,判斷拆遷補償是否合理,要從被拆遷人的實際損失和可期待利益兩個角度考慮,如果補償方案低于損失和預期利益就是不合理的。
人民網:怎樣以實際的產權價值來說話?
王興華律師:要根據實際,比如說,一個補償方案出來后,總會有人吃虧有人沾光。補償方案應該追求一個普遍的公平,但是如果絕大部分人都是吃虧的,那么久說明這個拆遷補償方案是不公平、不合理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人民網:請您談談“強拆”的問題。
王興華律師:現在的強拆叫做“司法強拆”都是要走司法程序才能強拆的。如發生強拆要避免暴力反抗。在強拆之前都是有征兆的。一但避免不了強拆,那么在強拆后,解決困難比較大,因為政府已經掌握了主動權,這種情況下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就要提出更多的程序,特別是法律程序,通過堅持不懈的程序影響到拆遷人、上級機構和有關系統。
人民網:國外“釘子戶”是什么樣的情況?
王興華律師:國外的法律特別保障私有產權,在這種體系下,雙方是出于同等地位的,他們沒有辦法,所以一般不存在這種問題,如果市政府要土地,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地價超低現象,因為他們財政體系是透明的,政府是不能多收錢的,這種情況下,他們就不會出現政府壓低,當地人民也不會這樣。